0755-8526 0269

安世半导体:风暴眼中的现货市场异动

发布日期:2025-11-03 17:28:01   来源 : www.hfkscm.cn    作者 :深圳市华富康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    浏览量 :8
深圳市华富康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 www.hfkscm.cn 发布日期:2025-11-03 17:28:01  
8

2025年10月,安世半导体(Nexperia)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焦点。这家总部位于荷兰、拥有全球约40%汽车分立器件市场份额的功率器件巨头,因母公司闻泰科技受到地缘政治波及,陷入供应链“断裂”危机:荷兰政府冻结其欧洲资产,中国商务部则禁止其中国封测基地出口部分成品组件。一时间,现货市场掀起罕见的“抢料”潮。


现货市场:从“淡定”到“扫货”仅隔一个周末


10月10日(周五)之前,分销商对安世料号的态度还算平静。但周末消息集中发酵后,仅隔一个工作日,部分通用料便出现“扫货、暂停报价、排单延长至12周以上”的现象。  

74HC逻辑系列、BUK MOSFET、BAV/BC/PM/PESD等车规模块成为“重灾区”,有料号日涨幅达3–5倍,个别紧俏型号甚至传出“十倍成交”的案例。  

公开市场上,几十K、上百K的求购单“满天飞”,但可供库存却在以小时为单位减少;剩余现货价格“每小时变动”,已呈典型的供应恐慌特征。


结构性断层:产能不缺,但“货出不来”


与2021年“缺芯”不同,本轮短缺并非产能不足,而是地缘政治导致“晶圆—封测—出货”链路被人为切断。  

安世九成晶圆产能在欧洲(荷兰、英国、德国),八成封测产能却在中国(东莞、苏州)。出口禁令生效后,中国工厂无法向海外发运成品,欧洲工厂又缺乏配套封测,全球供给网络瞬间“脱节”。  

据代理商反馈,国内封测厂通常仅储备4–8周晶圆库存,若11月前无法恢复原材料供应,东莞工厂或将在12月面临“无片可封”的停产风险。

买家策略:先锁现货,再谈替代


欧美车企、Tier-1(博世、采埃孚等)库存最多撑到11月中旬,已紧急转向公开市场“高价锁料”,并同步启动替代验证;国内工业、医疗及大家电客户也开始询问国产二、三极管(长晶、扬杰、捷捷微等)和逻辑器件(UTC)替代方案。  

不过,车规级功率器件重认证周期长达6–10周,短期内大规模切换并不现实;只要出口管制不解除,安世现货价格预计仍将高位震荡,部分料号还有进一步冲高可能。


安世半导体事件再次证明:在成熟制程领域,产能并非唯一风险,地缘政治同样能让“并不稀缺”的芯片瞬间消失。对于现货市场而言,真正的拐点不是库存何时补充,而是政策何时松绑。在官方解决方案完全落地之前,抢料、溢价、替代验证都在同步上演。

关注微信公众号
Copyright ◎2019-2020 深圳市华富康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7113037号-2
2012-0005◎ 2019-2024 www.hfkscm.cn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联系我们
联系电话:
联系邮箱:
联系地址:
135 1071 3361
深圳市福田中心区滨河大道9003号湖北大厦北座19楼整层
快速导航
关注新浪微博
反馈留言

云计算支持 反馈 枢纽云管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