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09-11 15:56:36
来源
: www.hfkscm.cn
作者
:深圳市华富康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
浏览量
:2
深圳市华富康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
www.hfkscm.cn
发布日期:2025-09-11 15:56:36
2
过去七年,全球电子产业在地缘政治、关税壁垒与成本红利的多重作用下,持续发生结构性迁移,东南亚与南亚凭借劳动力成本优势、政策支持及区位条件,迅速崛起为新兴的电子制造重镇。东南亚与南亚不再只是 “产能备份”,而是正式进阶为 “战略枢纽”。苹果公司的供应链迁移轨迹则是最具说服力的商业注脚。
苹果公司自2017年通过纬创在印度生产iPhone SE起,逐步深化其本地化制造进程。随后,富士康、伟创力、和硕等关键代工伙伴陆续在印度设立生产基地,产品范围从早期的iPhone 6s扩展至近年发布的iPhone 13、14及16 Pro系列。截至目前,苹果在印度已拥有14家供应商工厂,形成以iPhone制造为核心的集群能力。

同一时期,自2018年美国对华加征关税以来,苹果加速将部分iPad、AirPods等产品产能转移至越南。截至目前,越南已汇聚35家苹果供应商工厂,承担iPad、MacBook、Apple Watch的整机组装与结构件制造任务,成为苹果全球第四大生产基地。
随着龙头企业的引领,印度与越南逐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电子产业集群。印度以智能手机制造为主轴,越南则在笔记本电脑、平板电脑等领域形成聚合效应。不仅直接拉动就业增长,也带动零组件、物流与检测等配套产业迅速成熟。
以越南为例,其电子制造业在过去七年中实现跨越式发展。截至2024年底,越南科技企业总数达73,788家,ICT领域从业人员规模接近126万。全年科技产业总收入约1,580亿美元,同比增长10.2%,其中硬件与电子产品出口额达1,332亿美元,增幅10.4%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越南国内产值在ICT总收入中占比已提高至31.8%,显示出本土科技实力的持续增强。
9月,苹果即将发布iPhone 17系列,印度将首次实现该机型与中国同步量产。此举标志着中印产线逐步形成 “互补-竞争” 的双轨发展格局。与此同时,越南持续扩大其在Mac与iPad方面的产能。苹果公司以中国、印度、越南为支点的“三角供应体系”正式成型。

对产业链各方而言,这不仅是产能的简单位移,更意味着竞争规则、价值分配与生态位次的全面重写。我们迫切需要回答:当印度由 “代工驿站” 升级为 “iPhone 首发地”、当越南由 “关税避风港” 成长为 “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出口国” ,品牌、零组件、物流、检测与资本方如何在新枢纽中锁定高阶红利?
当 “中-印-越” 三角从苹果内部代码升级为行业公共知识,机会窗口正在收窄。谁能率先完成本土化认证、谁先拿到绿电配额、谁与本地 EMS(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Services 电子加工代工厂) 建立联合产能,谁就能在下一轮换机周期中占据价值高地。